记录者NET

Notes and Thoughts

我们要到那遥远地方/看一看这世界/并非那么荒凉

Home

分享一个关于「基础」的感悟

说起来有些搞笑,有一段时间,我很羡慕流浪的生活。

在一个地方赚够了钱,就朝下一个地方进发,再赚够路费,再去下一个地方。

就这样从一个地方,流浪到另一个地方,永远面向未知,永远拥抱变化。

想想就充满浪漫,想想就令人神往。

那时候博客正流行,从一个博客的友链可以跳转到另一个博客,然后是第三个,第四个,仿佛无穷无尽。

虽然我不能疯狂到真的去流浪,但逛博客可以小小的模拟一把这种感觉。

巧的是,有天我逛到一位朋友的博客,这个朋友还是打游戏认识的,里面读到一篇关于流浪生活的文章。内容早已忘记,但还能记起当初从文中读到的忧伤、浪漫感受。

现在的我,早已知道这样的「浪漫」,只是幼稚的幻想。现实中,普通人在这种充满变化和未知的生活里撑不过三个月。

人天生厌恶没有规律的东西,看到毫无关联的事情,总会情不自禁编个合理故事让自己好受点。若是陷入失控,人们会恐惧,就像面对黑暗时的本能反应。

生活的规律,既是束缚,也是安全保证,倘若突然打破规律,而又未能重新建立的话,人就会感到没有着落,空虚,甚至崩溃。具体表现可参见疫情隔离期的各种花式视频。

总结起来:重复是生活的基础。

我为什么用「重复」这个词?因为这一感悟出自一本讲设计的书——《写给大家的设计书》。

在书中,作者提出了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:亲密性,对齐,重复和对比。

这本书我看了两遍,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水平,还能提高鉴赏与审美能力。

重复作为原则之一,讲的是,要刻意让某些设计元素在页面上重复出现。

最常见的重复元素是品牌图标,比如肯德基的餐桌,纸杯,餐盘,甚至纸巾上都会印上「KFC」的标记,而这个小标记不仅不会让人觉得突兀难看,还会形成某种视觉统一效果。

但其实,字体,颜色和间距都可以是「重复的设计元素」。某些看起来很混乱的页面,就是用多了颜色,字体和使用多种间距。

那种看似自由浪漫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,实际上何尝不是无着无落一团糟的混乱生活?

重复,是页面的基础,也是生活的基础。良好的设计需要精心构建重复元素,良好生活也是。

这是启示的第一点。

启示的第二点,落在具体的重复元素上。这是可以进化的。

页面的图标,颜色,字体,字距,行距,这些是显见的重复元素。但其实留白也是重复元素。

不仅看「有」的元素,也看「无」的元素,因为说到底,页面是一个整体。

若从单个的元素,进化到整体元素,则进入风格的领域。

风格不是「某个东西」,但我们能分辨出来,比如苹果官网,大量留白,直线,灰色,就是某种能分辨出来的风格。当我们看到苹果的产品实物,电脑,笔记本,平板,手机,甚至蓝牙耳机,虽然那些「页面」没有任何内容,但依然能体会到那种风格。

微软曾引入一种被称为「METRO」的风格,以方形色块为视觉主体,也让人印象深刻。

风格是更高级的重复。不一定严格按照显见的形式重复,若是能够使用不同形式营造出相同的感觉,则也是一种重复,而且是深刻的重复。

有一句鸡汤放在这里挺合适:只有足够的自律才配得上足够的自由。

文章开头所说的熬不过三个月「浪漫」生活的普通人,就不包括那些足够自律的大咖们。

不论是作息规律、生活习惯,还是所谓的生活仪式感,说到底还是生活里的具体形式。而内化于心的生活态度,超凡出尘的人生境界,则是更坚实的生活基础。

这点是我臆想的,因为我自己也没达到。但我从《天龙八部》里找到个好例子。扫地神僧解释老萧与老慕容偷练少林七十二绝技遭反噬,是因为两人佛法修行不够。少林僧人能练成七八种绝技,可称佛法精深,而若要将七十二绝技练全,至今只有达摩祖师一人,因为只有他老人家有那么高的修行。

第三点启示,虽然起于设计书,但又超越了设计书。因为我观察到,有些网站,做的很丑,但访问量就是高。(说的就是你,银行网站。)

我于是知道,虽然重复是基础,但基础却不一定只有重复。什么流浪,混乱,未知,只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,在全球范围内随便浪都可以。